中华财商文化教程之《春秋战国八大富豪》

2023-06-28


发家致富是很多人的“梦想”,但事实上想发财并不简单,除了需要自身的努力之外,还要看是否有机遇。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有八位家喻户晓的富豪,究竟他们是如何发家致富的呢?

本文摘自广财教育《少儿财商中华财商文化》教程。



春秋战国时期,虽战乱频繁,民不聊生,但却是文化的鼎盛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同时政治,法制,经济和科技等都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和革新,有人抓住机遇,迅速积累了大量的财富,成为富可敌国的大商人。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八大富豪:猗顿,郭纵,巴寡妇清,乌氏倮,宛孔氏先,卓氏之先,曹邴氏,白圭。


01

猗顿


春秋战国时期,虽战乱频繁,民不聊生,但却是文化的鼎盛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同时政治,法制,经济和科技等都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和革新,有人抓住机遇,迅速积累了大量的财富,成为富可敌国的大商人。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八大富豪:猗顿,郭纵,巴寡妇清,乌氏倮,宛孔氏先,卓氏之先,曹邴氏,白圭。



名片

从事行业:畜牧业、盐业、珠宝业

人生导师:范蠡

社会影响力:对山西南部地区的畜牧业和河东池盐的开发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山西商业发展史上也占着重要的地位。他是山西地区见于史载的最早的大手工业者和大商人,是山西经济史上的重要人物。

思考财商启示:穷则思变,辛勤开拓的经验。



1、主要经历

(1)畜牧起家

他原是春秋时代的鲁国的一介贫寒书生,在生计艰难时,听取范蠡的意见,西河(今晋南一带)找了一片牧草丰富的地方经营畜牧业,十年之间,畜养的牛羊不可计数,积累了巨额财富。
图片

山西牧场

(2)成于盐业

在经营畜牧业的同时,猗顿已注意到位于猗氏之南的河东池盐。他在贩卖牛羊时,顺便用牲畜驮运一些池盐,连同牲畜一起卖掉。在此过程中,他认识到贩运池盐是一条获利更大的致富途径。
图片

山西盐田

战国时代山林川泽之利的开发,虽然为官府控制,但官府不直接经营,而是用抽取十分之三的税的办法让“民去经营”,但这种“民”绝不是一般的手工业者,而是一种有钱有势的豪民。因为这种开发需要大量的投资,需要一定数量的劳动力,正如《盐铁论·禁耕》所说:“非豪民不能通其利”。猗顿即属于豪民,因此才有力量去开发河东池盐,而直接生产者当是依附于他的贫民、雇工等。


(3)积于珠宝

猗顿对珠宝有着相当高的鉴赏能力,以致可以与伯乐相马相提并论。由此可以推测,猗顿在经营池盐的同时,可能还兼以贩卖珠宝,并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19年的时间里,他成了比王公贵族还要富贵,与陶朱公齐名的巨富。
图片

山西煤珀


02

四大铁王


知识窗

铁器的源头,目前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使得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我国从而进入了铁器时代。当时楚、韩、赵等国的制铁业最为发达,赵国采取“农商并重”策略。随着盐铁生产被私商占去,打破了官营盐铁的局面,春秋战国“四大铁王”顺势而生。


春秋战国时期的四大铁王分别是:郭纵,宛孔氏先,卓氏之先和曹邴氏。


1、郭纵

原文:

《史记•货殖列传》记载,“邯郸郭纵以冶铁成业,与王者垺富。”

译文:

郭纵邯郸人,以冶铁为生,他通过冶铁赚取的财富比得上国君,其后世家族不仅垄断了整个赵国冶铁业长达200多年,并且还拥有好几座矿山资源。

财商启示:

“冶铁”算是当时最新的技术,创业应该紧跟最新技术,又要有所创新,据说郭纵利用炼铁技术生产的农具最适合生产,大大提高了农业的生产力。
图片


2、宛孔氏先

原文:

《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宛孔氏之先,梁人也,用铁冶为业。秦伐魏,迁孔氏南阳。大鼓铸,规陂池,连车骑,游诸侯,因通商贾之利,有游闲公子之赐予名。然其赢得过当,愈于纤啬,家致富数千金,故南阳行贾尽法孔氏之雍容。
图片

       译文:

宛县孔氏的先祖是梁国人,以冶铁为业。秦国攻伐魏国后,把孔氏迁到南阳。他便大规模地经营冶铸业,并规划开辟鱼塘养鱼,车马成群结队,并经常游访诸侯,借此牟取经商发财的便利,博得了游闲公子乐施好赐的美名。然而他赢利很多,大大超出施舍花费的那点钱,胜过吝啬小气的商人,家中财富多达数千金,所以,南阳人做生意全部效法孔氏的从容稳重和举止大方。

财商启示:

其一,孔氏积累财富后,也涉足其他行业,规避风险,获得多方面的收入。其二,要学会用公益带动生意。孔氏在发财致富的同时修桥铺路,乐善好施,在地方上名望很高,博得了善人的美名。官府的政策对于善人的产业总是格外照顾的,普通老百姓也愿意购买善人出产的产品,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品牌效应。由此,孔氏的生意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图片


3、卓氏之先

原文:

《史记•货殖列传》记载蜀卓氏之先,赵人也,用铁冶富。秦破赵,迁卓氏。卓氏见虏略,独夫妻推辇,行诣迁处。诸迁虏少有余财,争与吏,求近处,处葭萌。唯卓氏曰:“此地狭薄。吾闻汶山之下,沃野,下有蹲鸱,至死不饥。民工于市,易贾。”乃求远迁。致之临邛,大喜,即铁山鼓铸,运筹策,倾滇蜀之民,富至僮千人。田池射猎之乐,拟于人君。

译文:

蜀地卓氏的祖先是赵国人,靠冶铁致富。秦国击败赵国时,迁徙卓氏,卓氏被掳掠,只有他们夫妻二人推着车子,去往迁徙地方。其他同时被迁徙的人,稍有多余钱财,便争着送给主事的官吏,央求迁徙到近处,近处是在葭萌县。只有卓氏说:“葭萌地方狭小,土地瘠薄,我听说汶山下面是肥沃的田野,地里长着大芋头,形状像蹲伏的鸱鸟,人到死也不会挨饿。那里的百姓善于交易,容易做买卖。”于是就要求迁到远处,结果被迁移到临邛,他非常高兴,就在有铁矿的山里熔铁铸械,用心筹划计算,财势压倒滇蜀地区的居民,以致富有到奴仆多达一千人。他在田园水池尽享射猎游玩之乐,财富可以比得上国君。

图片

古代炼铁的场景


财商启示:

接近矿产资源是“冶铁”的先天条件,是卓氏之先创业的丰富自然财富。卓氏之先遭受灭国之灾,身处战乱,也没有灰心丧气,而是抓住机遇,重操旧业。因此,我们不论身处怎样的逆境,都应该贪图一时的安乐,要有长远的目标,要有重新再来的勇气。

卓氏是如何在战火纷飞的战国时期,抓住商机,通过冶铁白手起家,富可敌国,并且成为跨秦汉两朝的冶铁巨头?其中的原因紧跟当时的政治局势,同时与农业发展、物产资源等等都有着必然的联系。


知识窗

卓氏表面上是顺着秦的驱赶而行,但是只要智慧足够,眼光独到,又可以将驱赶变成一次新的商业路径探索。

卓氏等冶炼集团的再度振兴,也说明在东部和西部辽阔的大地上,到处都有商业元素的存在,东边可以富,西边也穷不了。

卓氏的再富神话,给了经营者一个信心,只要信念和智慧不变,无论哪一个方向,都是好的方向。


4、曹邴氏

原文:

《史记•货殖列传》记载,鲁人俗俭啬,而曹邴氏尤甚,以铁冶起,富至巨万。然家自父兄子孙约,俛有拾,仰有取,贳贷行贾遍郡国。邹、鲁以其故多去文学而趋利者,以曹邴氏也。

译文:

鲁地民俗节俭吝啬,而曹邴氏尤为突出,他靠冶铁起家,财富多达几万钱。然而,他家父兄子孙都遵守这样的家规:低头抬头都要有所得,一举一动都要不忘利。他家租赁、放债、做买卖遍及各地。由于这个缘故,邹鲁地区有很多人丢弃儒学而追求发财,这是受曹邴氏的影响。

财商启示:

做生意要勤俭节约,踏实能干注重盈利,才有所得,这是做生意的基础。当然过分追求利益,不讲诚信的行为是不可取的,不能实现长久的发展。

图片

03

商祖白圭

图片

名片

职位:魏国丞相,商人

经营方法:“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经商如孙吴用兵,审时度势;如商鞅变法,顺应时机。

经营理念:应具备“智、勇、仁、强”的秉性

社会影响力:是经营贸易发展生产的理论鼻祖;爱国商人的典型代表。

财商启示:为富要仁,致富有术
图片
《史记•货殖列传》记载,白圭是西周人。当魏文侯在位时,李克正致力于开发土地资源,而白圭却喜欢观察市场行情和年景丰歉的变化,所以当货物过剩低价抛售时,他就收购;当货物不足高价索求时,他就出售。谷物成熟时,他买进粮食,出售丝、漆;蚕茧结成时,他买进绢帛绵絮,出售粮食。

他能不讲究吃喝,控制嗜好,节省穿戴,与雇用的奴仆同甘共苦,捕捉赚钱的时机就像猛兽猛禽捕捉食物那样迅捷。因此他说:“我干经商致富之事,就像伊尹、吕尚筹划谋略,孙子、吴起用兵打仗,商鞅推行变法那样。所以,如果一个人的智慧够不上随机应变,勇气够不上果敢决断,仁德不能够正确取舍,强健不能够有所坚守,虽然他想学习我的经商致富之术,我终究不会教给他的。”因而,天下人谈论经商致富之道都效法白圭。白圭大概是有所尝试,尝试而能有所成就,这不是马虎随便行事就能成的。


04

女商人巴寡妇清和乌氏倮


巴寡妇清和乌氏倮两人很特别,她们是极为少有的女性富豪,在当时男权至上的社会,她们两人的成功也令世人感到惊奇。《汉书·货值传》记载,巴寡妇清做的丹砂生意,丹砂也就是红色朱砂,不仅是提取红色颜料的原料,并且还可以炼丹,甚至古人认为丹砂防腐用其入葬,所以当时丹砂的需求量巨大,因此也成就了巴寡妇清的财富。
图片
乌氏倮,秦朝人,以畜牧为业,当家畜增加的时候就出售,卖进稀有的丝织品偷偷送给蛮族的王,王就送给他十倍的家畜作报酬。是用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货殖列传》中记载她有牛羊马万匹,规模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因此她也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图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