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家庭财商环境的方法探讨

2021-09-29


高级少儿财商指导师 王雪,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请注明出处。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财商教育愈发重视。各种财商教育机构,财商测评系统,专业财商指导师的出现,为儿童提供了绝佳的财商环境。然而毋庸置疑的是,家庭仍旧是财商教育的重中之重。每个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是各不相同的。家庭如何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自身的经济状况做出调整,努力的为下一代创造适宜的财商教育环境,将财富和幸福传承,本篇论文将为探讨一些实用的方法。


关键词 财商   财商教育   酬劳制    CTSFQ少儿财商测评系统经济独立



引言   中国的家长是焦虑的,如果你问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未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大多数家长会告诉你,希望孩子拥有健康和幸福。然而,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家长们心里都有但却没好意思说出来,那就是“财富”。是的,健康是身体的,幸福是精神的,财富是社会性的,是衡量“社会人”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不然,“鸡娃现象”和学区房的炙手可热,不是都体现出了家长对孩子未来能够在社会上立足,拥有财富和社会地位的重视吗?然而,现实中有很多的家庭不懂得财商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造成青少年不同程度的啃老、月光、攀比、颓废、拜金和急功近利等现象。究竟如何开展儿童的财商教育?不同年龄段儿童财商教育的侧重点是什么?本篇论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一、 财商以及财商教育的意义

财商,即金融智商,是一个人认识金钱和驾驭金钱的能力,包括认识,知识,行为三个层次。财商教育的核心是教会人们正确的金钱观念,基本的理财技巧,以及如何让人们掌控财富的运作规律,从而提高人们的财务素质,以及理财创富的能力。财商教育应该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创富满足基础物质的需求,另一个是在满足物质需要之后,教人怎样把财富放在正确的地方,从而获得更多更持久的幸福。少儿财商教育能够帮助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经济价值观、科学的金钱消费观和投资理财观,培养“勤俭、创新、自立、责任”的品质习惯,成为高财商的未来青年。



二、 不同年龄段儿童学习的特点以及财商教育的重点

一般而言,根据发展心理学原理,每个学生的年龄段的认知差异以及教育发展原则,使得对每个维度的测试题的数量和占比会有所差异。年龄越小,品质、技能和习惯的教育发展尤为重要;年龄大一点,知识的教育发展可以加重比例,一般到了中学,认知能力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准,数学要开始学代数和几何了,4000个常用字小学基本都学的差不多了(小学一般要掌握3500个常用字),品质习惯也慢慢养成了,而知识与技能的教育发展就显得较为重要了。CTSFQ少儿财商测评系统尝试将少儿设定为三个年龄段,小学分为6-9岁和9-12岁以及12岁以上三个年龄段,中学以上基本可以设定为一个标准。另有成人水平版和专业版两个版本。CTSFQ系统每套测试题为50题,将测试题在五大维度中的百分比根据上述原理进行了限定,精确地分配了上述五个维度的数量占比,具体比例如下:



三、 为儿童创造财商教育环境的一些方法



1. 以带有仪式感的方式,让儿童走出提升财商的第一步

大多数时候,生活的确是平淡无奇,匆匆忙忙的。仪式感其实早就被人们抛之脑后。仪式感的意义就在于用专注认真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看似无趣的事情。只有一本正经,认认真真的完成生活中的小事情,才能够发现生活的乐趣。带着孩子到银行开户,或约上几个好朋友,带着孩子们一起去银行开户,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让银行提供一些类似于金钱知识普及类的活动,例如教孩子如何数钱,辨认钱币的防伪特征,货币演变历史等。然后让孩子拿着存折或银行卡拍照留念。仪式感很多时候是在给人一个契机,去迎接一个新的开始,或者是郑重地告诉自己,这是和过去的告别,逼着自己去做一些改变。那么像婚礼,毕业旅行,散伙饭,就是在给自己未来的生活赋予新的意义。

财商教育会对儿童未来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有深远的意义,因此我们应该让这个新的开始更具有仪式感。


2. 家庭如何实现酬劳制,帮助孩子认识劳动的价值

目前,在付费让孩子做家务这件事上,越来越多的家长提出了异议。让孩子过早接触“钱”好吗?难道做家务不是孩子应尽的义务吗?的确,以做家务为由支付给孩子报酬,只教会了孩子赚钱,却没有教会他花钱,赚钱只是学习理财的一部分,另外,有一部分家务是孩子作为家庭的一员所应尽的义务,如果凡事以“赚钱”为目的,不符合我们培养儿童学会感恩,回馈社会的财商培养的初衷,很容易弄巧成拙。

那么家庭应该如何实现酬劳制,让孩子认识劳动的价值呢?

我们可以尝试以孩子好习惯的养成为目标,支付孩子“好习惯奖励基金”,如每天收拾自己的房间,养成了记账的好习惯,按时完成作业等。


3. 明确金钱的所有权,建立儿童经济独立的意识

“爸爸,我们家里有钱吗?”父母在面对孩子问出这样的问题时,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有的家长回答“我们家当然有钱了,我挣得钱都是你的,你想买什么爸爸就给你买。”这样的回答让孩子以为父母的钱就是自己的钱,会养成他们不知道节约,甚至长大了成为啃老一族。稍微有一点警觉的家长会说“我们家没有钱,你要是不好好学习,以后也会过穷日子。”家长以为这样说会唤起孩子的斗志,能让他好好学习,避免将来的贫困,其实这样不止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还破坏了他的安全感,很容易让孩子破罐子破摔,对生活失去信心。以上两种回答都表现出了父母没有明确金钱的所有权,只有明确了所有权,孩子才能获得经济独立的意识。“我有钱,但是你没有,你需要努力去挣钱。”这样的回答明确的告诉了孩子金钱的所有权,金钱掌握在劳动,智慧的人的手里。这样孩子才有动力去通过自己的劳动和智慧获得财富。



4. 以金钱为工具,以梦想为目标,养成儿童使用金钱的幸福感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不断发达,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然而在丰富的物质生活背后,人们的精神世界却远远滞后,人们追求享乐,拜金,失去梦想和目标。几十年前一本杂志对美国耶鲁大学毕业的学生进行了一项关于“目标”的调查,研究人员向学生问了这样三个问题:“你有订立目标吗?”“你有把目标进行笔录吗?”“你对实现目标有没有具体的规划?”结果其中只有3%的人订立了目标,并制定了实施计划,13%有订立目标,但是没有记录下来。20年以后,研究人员在世界各地追访当年参与调查的学生,他们发现当年制定目标的同学的平均收入是那些没有目标的同学多出至少一倍。当年把自己的目标白纸黑字写下来的人,无论从事业发展还是人生幸福感来讲,都远远高出其他的人。这3%的人的平均收入是其余人的10倍,所拥有的财富竟然超过了余下97%的人的总和。

我们看到了“规划”的重要性,父母在家庭当中也可以把规划的权利交给孩子。比如规划一次家庭旅行,零花钱的使用规划,给梦想做储蓄,让孩子以金钱为工具,以梦想为目标,获得使用金钱的幸福感。



总结   

为什么要和孩子谈钱?而且越早开始越好?《反溺爱》这本书给出了很好的答案:“为了养出正直与善良的孩子,我们必须敞开心胸畅谈这些话题。”通过理财教育,让孩子学会读懂社会,独立处理问题,明白知识在任何时候可学,但理财能力只有从小培养,才能形成一种性格,终身受益。




引用文献:

[1]杨慧,马静,裘瑜芳. 幼儿财商教育的实践探讨——以绍兴市一所省级示范性A幼儿园为例[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14,12(01):138-140.

[2]李晓敏. 少儿财商教育的实践性浅探[J]. 浙江教育科学,2015(02):59-60+13





分享